這個春天,航天二院25所裝調部精裝一組迎來了一場不同凡響的裝配“極速挑戰”。
開工第一天,我踏入光學裝調超凈間,本以為會是一片輕松祥和的氛圍,大家一起聊聊假期見聞,再有條不紊地開啟新一年的裝調工作,然而現實卻與我的預想全然不同。
剛進門就聽見首席技師呂師傅那低沉又帶著幾分急切的聲音,“30天內必須把這套光學系統裝完。”這句話就像一道驚雷,瞬間讓現場的氣氛緊張萬分,我環顧一周,每個人臉上都滿是嚴肅,絲毫沒有新年假期剛過的輕松愜意。
我抓住旁邊的青年工藝師小司悄悄問:“這是咋回事啊,30天周期不是還可以么?”小司苦笑著說:“這次的任務比較特殊,是所內首次進行三維空間六折轉復雜光學系統裝調,精度高、難度大,時間非常緊。”我聽完之后心里也一沉,忍不住喃喃道:“原來如此,這是剛開工就給我們來了個‘大活’。”
呂師傅在光學裝調領域深耕22年,是同事們公認的技術大拿和“定海神針”。他看著眼前的任務,心里清楚這是一場硬仗,但多年的經驗和骨子里的那股倔強勁兒,讓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挑戰。“干了22年了,什么難題沒見過,這次也不能掉鏈子。”他暗自給自己打氣。
這時,黨齡22年、連續兩年春節值守崗位的裝配師傅健哥走過來,堅定地看向呂師傅,說道:“師傅,您這22年光學裝調的工齡對上我這22年黨齡,我們配合您并肩作戰,一定把這‘硬骨頭’啃下來。”呂師傅也笑著回應:“那肯定,有你這老黨員在,我心里也踏實多了。”
小張作為整機裝配的成熟人才,在光學裝調方面卻是個新手。他站在一旁,眼神里有緊張也有期待。“師傅們,我干光學是新人,但我學得快,肯定能跟上大家的節奏!”他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青澀,卻又充滿了堅定。
有著豐富現場指導經驗的小司,面對這次高難度任務也感到壓力如山。他一邊在本子上飛速記錄著各種注意事項,一邊在心里默默梳理工序流程。“我得把每一個工序安排得妥妥當當,時間合理安排,決不能拖后腿。”
“00后”新員工小崔和小孔,兩個年輕人朝氣蓬勃,滿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。“我們雖然年紀小、經驗少,但我們干勁足,保證完成任務!”他們就像兩顆充滿能量的小太陽,給略顯壓抑的現場帶來了許多活力。
裝調工作正式開始,隨著各個工序有序開展,當然問題也接踵而至。由于時間緊,裝配過程中需要現場打銷釘,光學結構是鈦合金材料,硬度高、強度大,且銷釘孔僅有2.5mm,由于鉆頭太細,在孔內崩斷的風險很大。鉆頭數量有限,呂師傅、健哥和小司在一起進行討論,最終敲定打孔方案。在打孔過程中小司耐心指導小孔,“干這活可得細心,咱們工具可就這幾個,消耗一個少一個。”小孔認真地點點頭,眼睛緊緊盯著手中的工具,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。
二十多天的努力后,單鏡組裝配完成后終于到了總裝,可緊接著,又出現了新的難題,師傅們通過計算發現,墊片與設計值不符,將影響產品性能。大家陷入了沉默,現場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來。這時,健哥站出來說,“先干其他組裝準備工作,同時著手修吧。”大家聞言紛紛打起精神,再次認真計算確認需要修研的量,開始總裝準備。
經過近一個月的奮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精導一組如期完成光學系統總裝,大家緊張的心暫時放松下來。隔天傳來測試結果,該光學能量集中度達到預期標準,成像性能良好,整個超凈間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。
面對這場“極速挑戰”,25所裝調部精裝一組用智慧與擔當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,詮釋著班組“精導光學,精益求精”的理念,在超凈間這個小小的舞臺上,演繹著不平凡的奮斗故事。未來,他們還將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,迎接更多的挑戰。(文/劉艷飛、劉偉)